2019.04.23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宝宝越早开始如厕训练越好,其实不然。如厕训练不能着急,要尊重宝宝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才最好。
过早开始如厕训练为什么不好
绝大部分宝宝的括约肌都是在18个月以后才发育成熟的,也就是说,宝宝在1岁前根本不具备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如果在孩子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没有发育好的情况下进行如厕训练,很容易造成憋尿反射不足甚至缺失。
如何判断宝宝可以开始如厕训练
年龄不是判断是否进行如厕训练的标准,在如厕训练这件事上更没有所谓的 “时间点”,当宝宝出现如下这几种“信号”,就表示宝宝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了。
1孩子在纸尿裤里尿了或者拉了,能用语言或行动表达不舒服,这说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在排泄,会有想要换尿布的意识。
2尿湿尿裤的时间间隔变长,尿裤可以保持至少3小时以上是干燥的。比如午睡醒来,发现尿裤是干的,这时就说明孩子能适当的控制括约肌了。
3愿意在马桶上坐着,模仿大人上厕所的样子,哪怕孩子只是坐在上边玩自己的玩具。
4孩子能理解大人的要求,可以遵守简单的口头指令。比如:先憋一下,到厕所再上好吗?这时孩子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比如:可以,好,或者点点头。
5孩子在大小便时,会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这一情况。
当宝宝有能力分辨出想上厕所的感觉,并理解这种感觉的含义,再用语言向家长表达上厕所的意愿,最终完成上厕所的过程,这一整套流程下来,表示宝宝已经真正做好准备了。但如果宝宝还没有做好准备,家长们也不要操之过急。